形态描述
翅展18~25mm。下唇须特别长,直向前。前翅黄色或淡黄色,有金属光泽,有褐色横带;斑纹虽有些变异,但基本与卷蛾亚科相近似。后翅较小、透明,肘脉上有栉毛,又与小卷蛾亚科相近似。因此,有人把它分为独立的亚科,也有人把它并入小卷蛾亚科里。雄性外生殖器:爪形突细长而弯曲;尾突直立多毛;颚形突下垂而游离;抱器瓣宽大;抱器背狭长;抱器腹在近基部地方有尖突;抱器背基突中间隆起;阳茎短,阳茎针多枚。雌性外生殖器:交配孔有凹陷;囊突多皱,呈口袋状。初孵幼虫淡黄色,头部黑色,共蜕皮4次。老熟幼虫淡绿色,体长18~26mm。蛹淡棕色或暗棕色,蛹长9~18mm。
生物学
生活习性:一年发生一代,以幼龄幼虫在落叶层下越冬。翌年4~5月爬上植株,吐丝卷叶和嫩枝隐藏其中危害。当食料不足时,可转移继续危害。蛹期5~15天,卵期8~15天,产卵量150~250粒。1964年7~8月在黑龙江伊春、岱岭、帽儿山;1974年7月在吉林长白山都曾采到过成虫。
寄主:幼虫多食性,可危害葡萄、茶、景天、车前、珍珠菜、棠梨、琴柱草、唐花草、君影草、白藓、艾、女萎、草石蚕等。
寄主:幼虫多食性,可危害葡萄、茶、景天、车前、珍珠菜、棠梨、琴柱草、唐花草、君影草、白藓、艾、女萎、草石蚕等。
国外分布